摘要:危機面前,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積極應變者將獲得逆勢起飛的機會!
2020年已進入Q2中旬,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使經濟和貿易陷入巨大的不確定性。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萬億元,下降11.4%。一季度中國經濟負增長。
疫情的持續也讓不少外貿企業困惑:海外市場要不要拓展?還是轉向國內市場?或者轉向其它市場?的確,應對疫情的階段性沖擊,外貿企業在接下來一段時間里要打一場“求生之戰”;但從更深層次來看,這場疫情對全球貿易格局影響是長遠的,除了階段性的困難,更會帶來外貿行業格局的深層變革。因此對于外貿企業來說,此時更應該打的是一場“求變之戰”,積極應變者將獲得逆勢起飛的機會。
危中存機,有效把握海外布局機遇窗口期
預計隨著海外疫情逐漸穩定或消退,除醫療物資行業外,大部分海外制造業需要一段時間恢復產能,生產供應缺口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大量失業人口急需安置。另一方面,部分發達國家雖對于重振國內制造業的意愿較為強烈,卻受制于長期制造業空心化而導致產業鏈不完整的客觀制約。第三,從當前可獲得有關病毒及防控相關進展信息來看,本次全球疫情短期內恐難以結束,有向長期化發展的趨勢。這為我國企業對外投資、開拓市場提供了時間窗口。
![疫情全球化了,海外市場還能拓展嗎? 疫情全球化了,海外市場還能拓展嗎?]()
一帶一路國家會是巨大的市場機會
受疫情影響,在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的背景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數據卻逆勢增長。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2.07萬億元,同比增長3.2%,高出我國外貿增速9.6個百分點,占比達到31.4%,比重超過三成。共建“一帶一路”對于穩住我國外貿基本盤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疫情全球化了,海外市場還能拓展嗎? 疫情全球化了,海外市場還能拓展嗎?]()
“一帶一路”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占比變化。(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近期,各地陸續出臺的“一帶一路”工作計劃中,穩外貿同樣是其關注的焦點。如在浙江明確提到要全面實施穩外貿新政,加強全球產業鏈布局和合作,優化企業“走出去”服務政策,推動落實要素支持政策,加強金融政策服務保障;重慶在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要優化開放環境,加大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領域開放力度;江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則強調對關系到今年工作全局的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給予必要的幫助,協助低風險地區員工加快返崗,組織國內生產資料供應趕上境外需求……
![疫情全球化了,海外市場還能拓展嗎? 疫情全球化了,海外市場還能拓展嗎?]()
疫情之初,“一帶一路”外貿逆勢增長。疫情當下,“一帶一路”合作成各地外貿的重要發力點。相信,“一帶一路”貿易合作將為外貿企業的復蘇帶來更多機會與可能。
出口市場的多元化擴展
盡管受疫情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不同程度受挫,但從數據來看,我國外貿多元化趨勢更加明顯。
長期以來,發達國家一直主導著全球市場的需求。然而,最新數據顯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商品和服務貿易方面在全球消費市場的份額都大幅增加。據預測,到2025年,新興市場將消耗世界成品的三分之二。到2030年,發展中國家的消費將占全球市場消費的一半以上。
![疫情全球化了,海外市場還能拓展嗎? 疫情全球化了,海外市場還能拓展嗎?]()
有業內人士指出,疫情之下及時調整戰略步伐,拓寬銷售渠道布局新興市場和區域或將成為未來貿易出口的新機遇、新增長點所在。面對歐美日市場的低迷,外貿企業應加快布局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深化多元貿易,培育經貿新增長點。
倉中有“糧”,心中不慌——海外倉優勢凸顯
新冠肺炎大流行下,各國被迫采取停飛停航等封鎖措施遏制疫情,影響最大的就是物流,運輸能力降低,許多跨境商家在供應鏈保障及發貨時效上都受到較大影響。但是那些提前在海外倉做好了備貨的商家得以在這場“風暴”中平穩過渡,甚至大賺一筆。
海外倉通過大宗、集中備貨,大幅降低國際頭程成本,滿足了跨境物流降本的需求;海外倉在成本上,通過國內大批量集中出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頭程成本,主要體現在國際干線運輸成本的大幅削減;在時效上,目的國進倉后統一存儲、一件代發等服務真正實現了在消費發生地的本土寄出,滿足了客戶希望盡快收到貨的心理,如需退換也可以直接寄回海外倉,方便快捷,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客戶體驗。
![疫情全球化了,海外市場還能拓展嗎? 疫情全球化了,海外市場還能拓展嗎?]()
而在最近商務部頒發的“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支持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其中特別提到要“指導跨境電商綜試區提供海外倉信息服務,幫助企業利用海外倉擴大出口”。
亦邦貿易總管業務,助您無憂開拓海外市場
疫情當前,有危機也有轉機,在行情不明朗的時候,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縮減開支不失為明智之舉,行業重新洗牌,能堅持住的一定會迎來更大的機遇。
開拓新市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且存在不可預估的風險。為助力更多外貿企業開拓新市場,亦邦特推出貿易總管業務,利用亦邦本地分公司資源,為您免去注冊海外的貿易公司、租倉庫、招倉管、買皮卡、招勞工等煩惱!您只需專注市場,拓展業務,促成交易!
![疫情全球化了,海外市場還能拓展嗎? 疫情全球化了,海外市場還能拓展嗎?]()
亦邦“貿易總管”幫您解決
從新市場的貿易代理
再到頭程的空/海運輸
傳統外貿的倉儲服務和跨境電商的海外倉
即海外倉的TO B城配+TO C的落地配
以及全鏈條的B2B和B2C低成本出海通道
貿易總管業務已成功幫助眾多出口企業開發新市場。
案例一:王強(化名),在迪拜從事3C產品批發生意,在迪拜設立了倉庫、購置了皮卡,并雇了司機和勞工。2019年4月與亦邦達成合作,在傳統貿易的基礎上,王總大力開拓跨境電商市場:取消了原有重資產投入的倉庫,倉儲服務外包給了亦邦,并由亦邦提供“倉配一體”服務,不僅提供大貨配送(即城配),也代理C端小貨配送(即落地配)。通過優化之后,王總的總體運營成本已下降了40%。
利用貿易總管模式,王總也已開拓沙特市場,利用亦邦的公司提供貿易代理,貨存放在沙特海外倉,王總僅派駐2名業務員在市場開發客人,亦邦提供沙特當地的TO
B配送;線上業務同步開展,以亦邦公司的名義在SOUQ平臺上賣貨,TO C業務也如火如荼,“倉儲”+“配送”,深度貿易代理合作。
案例二:歐美市場接近飽和,不少出口企業把目光投向了新興市場。以出口戶外裝備起家的周總,之前的主要市場在美國,近兩年他明顯感覺到競爭壓力導致價格低迷,增長乏力。經過多方調研,敏銳察覺到中東(尤其阿聯酋和沙特)是可開發的藍海市場,但苦于對當地貿易政策及營商環境不熟悉,當地設立公司成本高,新市場開拓一拖再拖。機緣巧合了解到亦邦新推出的“貿易總管”業務,打算試水迪拜市場,通過亦邦的頭程資源備貨迪拜海外倉,跨境電商、線下貿易批發同時發力,幾乎不用什么成本就實現了業績翻番,省去了設立公司、租賃倉庫、人員/倉庫管理的繁瑣環節,更便捷、省心。
危機面前,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任何危機面前多去積極面對,多去擁抱變化,只要努力付出也許危機和機會就在一瞬間,希望所有2020年的外貿出口逆勢增長,我們一起加油。
亦邦“貿易總管”中東阿聯酋、沙特地區已開通!